内蒙古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2025年,内蒙古“三北”工程攻坚战战报频传——
5月10日,乌兰布和沙漠东缘400里防风固沙带全线贯通;
7月6日,随着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林草锁边带全线贯通,阿拉善盟三大沙漠1856公里林草锁边带全面“合龙”;
9月16日,库布其沙漠北缘420公里锁边林带宣告全线贯通;黄河两岸620公里林草带宣告全线贯通……
四大沙漠戴上“绿围脖”,“绿色长城”伴跑母亲河,这是新时代内蒙古防沙治沙新奇迹。
奇迹,是奋斗出来的!
奇迹,是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用汗水与智慧奋斗出来的!
博 弈
展开剩余90%70多年来,内蒙古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不断改写着人与沙的关系——沙进人退、绿进沙退、和谐共生。
黄河“几字弯”区域内分布着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内蒙古是黄河流经最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的省区。
长城与黄河“握手”,人们津津乐道;沙漠与沙漠“握手”,人们忧心忡忡;沙漠与黄河“握手”,人们触目惊心。
在阿拉善盟,流沙漫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呈“握手”之势;
在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东缘流沙与黄河“握手”,每年370万吨泥沙涌入黄河;
在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以每年10米的速度持续北侵,局部地区与黄河“握手”,极端年份1.6亿吨泥沙涌入黄河……
告急!
黄河告急!河西走廊告急!宁夏平原告急!河套平原告急!京津冀地区告急!
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农田,吞噬着草场,吞噬着村庄,危害着黄河安澜,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风吹来的乌兰布和的沙,让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牧民坐卧不安。
“当时生态环境再恶劣下去,嘎查也就住不了人了,黄沙就把这儿掩埋了。”回忆往昔,茫来嘎查牧民王刚依然心有余悸。
“树挪死,人挪活。”茫来嘎查的26户牧民陆续选择了背井离乡,仅剩的5户牧民在做最后的观望。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刘拐沙头,护林员金振云骑着电动车行驶在林间公路上,他在巡护沙漠锁边林。当年,这里沙丘连着沙丘。
“那个时候天气真恶劣了,早晨起来,我们家牙缸子里头都是沙子。沙子基本埋到后窗上,羊都能踩着上房了。”年少的记忆,让金振云感慨万千。
50年间,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陈宁布家的土坯房三次被流沙压塌,压塌一次他盖一次,在悲怆中坚守着赖以生存的土地。
“宁可种树累死,也不能让沙子欺负死!”
沙进人退,但更多的人留下来,为了生存,为了子孙后代的生存,他们与风沙展开博弈。
在磴口县人民心目中,杨力生这个名字具有英雄色彩。
建国初期,面对乌兰布和沙漠流沙的漫延,磴口县委原书记杨力生审时度势,率领县委、政府一班人,与全县人民齐心协力,经过10年艰苦奋战,建成一条长308里、宽100米的大型防沙林带,有效遏制了流沙对河套灌区及周边地区的危害,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柴登嘎查原党支部书记白七劳,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沙漠锁边林建设的先驱”。面对库布其沙漠的步步紧逼,在旗委、政府的支持下,他带领牧民在嘎查和库布其沙漠之间建起了16公里长的网围栏和防沙林。
房子一次次被流沙压塌,陈宁布再也坐不住了,他和牧民开始尝试种树阻沙。杭锦旗建设穿沙公路,他们又开始向沙漠进军。
茫来嘎查党支部书记王忠宁带领剩下的5户牧民,开始在沙漠荒滩上种植梭梭挡风阻沙……
风沙弥漫,但人人心中萌动着一片绿洲。
鏖 战
2023年6月,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内蒙古,聚焦在黄河之滨的巴彦淖尔市。
在这里,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了“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的总动员令。
内蒙古是中国治理荒漠化的主战场、防御沙尘暴的主防线,分布着“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和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两个半”战区,承担着“三北”六期工程9700多万亩的治沙任务。
总动员令下,内蒙古治沙人忘我奋战,只争朝夕。
在年均蒸发量超3000毫米的极度干旱之地,种活一棵梭梭到底有多难?茫来嘎查的牧民认为“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因为水是最大的难题。
王忠宁和牧民到距离嘎查10多公里的水源地拉水,罐车在沙地逶迤,陷入沙窝子是家常便饭。
2011年,茫来嘎查种植了第一批试验林。梭梭以每年10万亩的规模向沙漠挺进,目前形成了东西长37公里、南北宽23公里的固沙林带,把乌兰布和沙漠的流沙挡在了黄河西岸。
为遏制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握手”,阿拉善盟连续40多年在大漠戈壁植树造林种草,累计防沙治沙近1亿亩。特别是2024年,全盟1年的治沙量相当于过去5年的总和。三大沙漠边缘已构筑起一道1425公里长的绿色防线,形成了“合围”之势。
“绿进沙退,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已向西收缩近15公里,原来防沙林带工程的部分土地已改造成农田和村庄用地,因此有必要建设新的防风阻沙林带。”磴口县防沙治沙局副局长何文强说。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黄河之滨,奋战的场面热火朝天,磴口县人民又打响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防风阻沙林带、黄河岸线阻沙入黄项目建设的新战役。
自展旦召苏木柴登嘎查建起防沙林带,达拉特旗各地跟进,在库布其沙漠北缘建起一道长150公里、面积达42.7万亩的防沙林草带。
深受风沙困扰的杭锦旗、准格尔旗不约而同行动起来。一条横跨3旗县、长达348公里的沙漠锁边林带奇迹般地出现在库布其沙漠北缘。
“十大孔兑”是鄂尔多斯直接入黄的10条一级支流。“山顶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退耕种草披袍子、沟底筑坝淤地穿靴子。”鄂尔多斯统筹“十大孔兑”生态保护修复,打造沿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廊道……
鄂尔多斯市副市长吉日木图说:“聚焦打好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鄂尔多斯以阻沙入黄为主攻方向,建立起库布其沙漠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沙漠锁边林四道防线。”
共 生
“开春即开工”是内蒙古治沙人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2月28日,阿拉善盟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合龙”战开工;
3月3日,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草带项目开工;
4月2日,巴彦淖尔市乌兰布和沙漠东缘400里防风固沙带项目开工……
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赖九棵树防沙治沙项目区位于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交汇处。
沙脊上,矗立的“三北精神”标语格外醒目。
沙丘连绵起伏,机械轰鸣此起彼伏,人们干劲十足,作业场面壮观。2025年,阿拉善盟重点补齐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锁边林草带的最后431公里。
草方格绵延不绝,伸向天际,高大的流动沙丘束手就擒。
“苦,肯定是苦,不过也习惯了,只要能把沙漠变成绿洲,我们的家乡越来越好,我感觉再辛苦也值了!”三大沙漠锁边林草带“合龙”攻坚,阿拉善右旗曼德拉苏木夏拉木嘎查牧民马凤梅连着几个月吃住在沙漠里。
马凤梅参与其中的内蒙古探索出的防沙治沙“以工代赈”模式,2024年让全区6.3万农牧民人均增收1.3万元以上。
乌兰布和沙漠东缘400里防风固沙带,建设任务包括磴口县300里、杭锦后旗90里、乌拉特后旗10里。
5月10日,磴口县在既有建设的基础上,补齐了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防风固沙带最后的近20公里,实现全线贯通。
巴彦淖尔市这条长400里、平均宽1200米的乔灌草结合、多要素治理、多产业融合的防风固沙带,有效阻止了流沙入侵黄河,有效保护了河套平原。
站在磴口县乌兰布和沙漠东缘防风固沙带观景台上远眺,一条穿沙公路伸向天际,连绵起伏的流动沙丘呈现出绿肥黄瘦的景象。
在刘拐沙头,绿色灌木丛彻底隔绝了流沙与黄河“握手”,黄河岸线阻沙入黄项目区内,1800多亩、20多万株树木郁郁葱葱。
正在林间修剪树枝的护林员金振云说:“过去是沙进人退,现在是绿进沙退,期待家乡变得更绿、更美。”
大漠围翠屏,绿带锁黄龙。7月6日上午,随着最后一个草方格嵌入沙土,阿拉善盟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1856公里锁边林草带全面“合龙”,有效遏制了三大沙漠“握手”。
9月16日,在第十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库布其沙漠北缘420公里锁边林带宣告全线贯通;黄河两岸620公里林草带宣告全线贯通……
“围绕治理模式和机制,内蒙古不断探索创新,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套为辅、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马强说。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沙漠?因为它有天然的功能和对人类的服务,最重要的是沙山可以变成金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三北”工程研究院院长卢琦说。
当沙棘果酿成美酒,当沙柳枝条变成人造板材,当农牧民发展起生态旅游,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正焕发新的经济活力。2024年,全区林草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大关。
“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始以来,内蒙古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自觉当主力、打主攻,每当春回大地,就开始组织开展防沙治沙“大会战”,高峰时期每天治理规模达到6万亩,3年累计防沙治沙5000万亩以上,书写了“大漠绘丹青”的亮丽篇章。
绿锁流沙为当代计,生态安全为万世谋。
作为防沙治沙主战场,内蒙古始终把“三北”工程作为重要的“生态工程”、“民生工程”,带领各族干部群众奋战沙海,在祖国北方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绿色长城”。
沙尘暴少了,入黄泥沙少了,绿色多了,收入多了……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内蒙古防沙治沙的阿拉善模式、磴口模式、库布其模式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伊丽莎白·穆雷玛说:“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整个中国,向世界展示了将退化土地转变为蓬勃发展的绿色经济的生动范例。”
浩瀚沙漠,绿肥了,黄瘦了,一抹抹绿色向沙漠深处延伸,牧场上的牛羊点缀在连天碧草间……
黄河安澜,奔流不息,沿黄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廊道绿意盎然,“绿色长城”伴跑母亲河,展示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坚韧……
一幅大美北疆的生态画卷徐徐铺展。
祖国北疆的新绿,孕育着新生,蕴含着未来。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吴迪
审核:张鑫
发布于:内蒙古自治区配查查-a股怎么加杠杆-配资查股网-安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