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莫斯科。帕特鲁舍夫在接受俄媒采访时放出狠话:“乌克兰国家地位可能在2025年前消失,摩尔多瓦也可能步其后尘。”消息一出,基辅、布鲁塞尔、华盛顿都紧了张。因为这人不是随口吓人。
他不是普通官员。1999年至2008年他当过联邦安全局局长,之后长期分管国家安全。2024年5月起他改任俄总统助理,但分量没变。西方不少情报圈把他称作普京最信的那几个人之一。他平时少露面,开口多半是在传递克里姆林宫的真实想法。
这次挑在现在说,有讲究。本月和下月布鲁塞尔有密集会期,欧盟要谈对乌援助,北约防长也要碰头。帕特鲁舍夫把话挑明,抬高分贝。意思很直白:要么谈,要么看着局面再往前推。对西方是添压,对乌军是添心火。
乌克兰会不会“消失”,要分开看。最极端是被完全吞并,这个头太大,不现实。然后是分成东边和西边,各自靠拢不同阵营,这种声音一直有。更可能的是第三种:名义上独立,安全和对外受限,走“中立化”。这也是俄方多次暗示的底。
俄方真正要的,是不让北约在乌克兰插旗。普京多次说过,乌克兰既是历史一部分,也是西部缓冲。用大白话讲,就是这盘棋要守住边线。同样,对莫斯科来说,这更像守门口而不是远征。因为这个,俄方宁可慢也要稳。
战场上,现在俄方握着主动。克里米亚加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的部分地区,合起来约占乌领土的两成左右。前线拉锯,但乌军反攻收效不大。兵源紧,轮换难,这是实情。弹药也紧张。
外援这头也起伏。美国国会曾长期卡住对乌拨款,后来虽解锁,但后续预算争议不断。欧洲承诺不少,真正落地的常常慢半拍。弹药、导弹、训练,还有维修,样样要钱要时间。援助一旦时断时续,前线就容易漏气。
说回摩尔多瓦,为什么被点名。它贴着乌克兰西南边。境内德涅斯特河左岸那条狭长地带,从1992年停火后就基本自己过日子。那里常驻约1500名俄军,名义上是维和。当地经济和能源也多向俄方连着。
俄方顾虑很直白:一旦摩尔多瓦和罗马尼亚合在一起,北约就等于又往东挪了一步,这是在门口抢地盘。摩方近年亲欧路线更清楚。欧盟在2022年给了候选国身份,2023年12月决定开启入盟谈判。莫斯科看着不舒服,所以把话挑明。
2008年的格鲁吉亚是个前例。第比利斯想进北约,俄军迅速出手,随后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这事到今天还没解开。现在的乌克兰更大更硬。俄方这回是一步一步往前推,同时用能源、粮食、航道等给欧洲加码。这也是在和欧洲掰手腕。
时间点也关键。2024年美国大选,莫斯科在看风向。2025年欧盟委员会换班,内部对俄看法有分歧,匈牙利、斯洛伐克口风就偏谈。俄方很可能掐着这些档期安排动作。军力上,官方多次提出把总规模拉到150万,并据此做征兵和调编。
但门不是关死的。土耳其在黑海运粮和换俘上出过力,沙特也在多轮会谈里牵过线。中国从一开始就劝和。2023年2月发布了“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核心就是停火、和谈、保护民众、稳供应。立场很清楚:不选边,促对话。
普京要什么,也得说清。他要的不是把苏联拼回来,而是要一条安全带。俄国人记得1812年的拿破仑,记得1941年的德军,两次都是从西面打过来。这段记忆影响了他们对“安全这事儿”的看法。所以在他西边不能再被挤薄。
夜里,基希讷乌火车站外,卖咖啡的小车把灯关了一半,老板低头刷着手机新闻,又抬头看了看东边的黑影。风不大,路上车灯一盏一盏地过。站里广播还在念时刻表。会是谁先把这口气放下来?
配查查-a股怎么加杠杆-配资查股网-安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