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时就像个爱恶作剧的编剧,偏偏让那些横扫千军的战神,最后栽在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手里。这种憋屈的退场方式,比战死沙场更让人心里堵得慌。今天要讲的六位名将,个个战功彪炳,结局却一个比一个离谱。
霸王末路
说到憋屈退场,项羽绝对排第一。这位西楚霸王的一生,简直是为战场而生的神话。
巨鹿之战,他破釜沉舟,带着五万楚军硬撼四十万秦军精锐,杀得诸侯将领跪着爬进来见他,头都不敢抬。
彭城之战更离谱,他领着三万疲兵,半天时间就把刘邦的五十六万联军冲得七零八落,尸体多到把睢水都堵住了。
展开剩余87%战场上,他手中戟一挥,敌军就像麦子一样倒下,活脱脱一台人形绞肉机。
可谁能想到,这位让刘邦屡战屡败的“战神”,最后竟被五个基层军官当成了升官发财的垫脚石?垓下突围后,项羽带着残兵逃到乌江边,亭长划着小船等他:“江东虽小,还有几十万人,足够您东山再起!”
项羽却摇头苦笑:“八千江东子弟跟我过江,如今一个不剩,我还有什么脸回去?” 说完横剑自刎,鲜血染红了江水。
更讽刺的还在后头,他刚断气,汉军里一个叫吕马童的下级军官就指着尸体大喊:“这是项羽!”瞬间王翳扑上去砍脑袋,杨喜、吕胜、杨武四人像饿狼抢肉一样撕扯残肢,硬是把霸王遗体分成五块。
这五人后来全被封了侯,而曾经让天下颤抖的西楚霸王,最后的价值竟是给五个小军官当“年终奖金”,连全尸都没保住。
李存孝的“五马分尸券”
晚唐乱世中,李存孝的名字就是“无敌”的代名词。作为晋王李克用的义子,他稳坐“十三太保”头把交椅。战场上的他穿着重甲、拎着铁鞭,冲锋时像台钢铁坦克。
只带三百骑兵就敢突袭两万精锐禁军,把朝廷派来的节度使孙揆活捉回营;单挑“铁枪”王彦章,这位五代公认的猛将,见了李存孝都得绕道走;民间传说他少年时徒手打死老虎,《水浒传》里武松的原型说的就是他。
但猛将往往有个致命死穴:打得过千军万马,防不住背后冷箭。
李存孝的克星是四哥李存信,打仗怂包一个,搞阴谋却是专业级。他整天在李克用耳边吹风:“老十三手握重兵,迟早要造反!”直肠子的李存孝被逼急了,真就反出军营。
结果李克用亲自带大军围城,城破被俘后,李存孝抱着干爹的腿痛哭认错。可李克用为了震慑全军,咬牙下了死命令:车裂(五马分尸)!
行刑那天,五匹马朝不同方向狂奔,“五代第一猛将”瞬间被扯成碎块。这位能单挑千军的怪物,没输给过战场上的任何敌人,却死在兄弟内斗和领导的“杀鸡儆猴”上。
精忠元帅的牢狱终局
如果说项羽和李存孝的结局已经够憋屈,那岳飞的退场更让人心头发冷。这位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带着岳家军把金兵打得哭爹喊娘。“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人这句评价,足见他的战场统治力。
郾城大捷中,他独创的“麻扎刀”专砍金军铁浮屠马腿;颍昌决战时,他儿子岳云带八百背嵬军硬刚数万金兵,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眼看就要实现“直捣黄龙”的誓言,却被自家皇帝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捅了刀子。
十二道金字牌像催命符一样把他从前线逼回临安。刚卸兵权,秦桧党羽就罗织罪名:什么“拥兵自重”,什么“指斥乘舆”,全是捕风捉影。最荒唐的是那句“莫须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大概有罪吧?”
1142年寒冬,风波亭的牢房里,岳飞被狱卒灌下毒酒。这位让金国贵族做噩梦的统帅,没死在战场上,反而倒在几个连名字都没留下的狱卒手里。更讽刺的是,他死后二十年才被平反,而害他的秦桧夫妇,至今还在西湖边跪着挨骂。
横扫金兵的战神,最终成了狱卒手里的“业绩指标”。
霍去病的未解之谜
但命运最爱开的玩笑,是让英雄连“退场”的机会都没有。霍去病就像一颗砸向匈奴的陨石,17岁带八百骑兵杀穿漠南,19岁横扫河西走廊,21岁直接冲到贝加尔湖边搞了场封狼居胥的军事游行。
这位汉武朝头号战狂,打仗根本不讲道理:别人带步兵慢慢推进,他直接全骑兵闪电战;别人怕迷路不敢进沙漠,他抓匈奴人当向导反向“导航”。匈奴人哀嚎:“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可就在漠北之战立下不世之功两年后(前117年),24岁的霍去病突然病死了。史书就俩字:“病卒”。是瘟疫?是旧伤?还是朝堂暗斗?没人说得清。最憋屈的是,他死后连个正经死因都没留下,史官笔下轻飘飘的“病卒”二字,掩埋了汉朝最锋利的一把战刀。
李如松的土沟伏击
憋屈死法还有更离谱的。明朝李如松在朝鲜战场多威风?平壤攻坚战,他顶着日军铁炮冲锋,战马被打死就换匹马接着冲;碧蹄馆遭遇战,他带三千骑兵被三万日军包围,硬是杀出血路突围。
这位辽东铁骑的扛把子,把倭寇打得闻风丧胆。可1598年调回辽东当总兵后,一次日常剿匪却出了事。听说蒙古炒花部骚扰边境,他带轻骑追到土默特右翼(今辽宁辽中),突然掉进埋伏圈。
史书说“遇伏力战死”,但细节更荒诞:当时他身边只剩几百人,而对方是连名字都没上史书的蒙古小酋长带的杂兵。在朝鲜干翻十万日军的统帅,最后被边境草寇乱刀砍死,尸体都差点找不回来。
平台功臣的荒诞终章
最后这位的结局,简直像黑色喜剧。施琅这辈子够传奇:先跟郑芝龙抗清,后投郑成功又闹翻,最后帮清朝收复台湾,受封靖海侯。
1683年澎湖海战,他吊打郑家水师,逼得郑克塽举白旗投降。康熙亲自给他题字“忠勇成性”,妥妥的统一大功臣。
可1696年他死后,戏剧性一幕来了,有个小兵跑去官府举报,说亲眼看见施琅在自家后院台阶上练骑马,结果摔下来跌死了!朝廷一听脸都绿了,堂堂水军总司令骑马摔死?赶紧把那个“多嘴小兵”处理掉,对外咬定是“病故”。
历史的叹息
回看这六位名将,项羽的乌江自刎,成全了五个抢尸侯爷;李存孝的五马分尸,败给兄弟一句谗言;岳飞的风波亭毒酒,抵不过“莫须有”三字;霍去病的史书两字,埋没千古战神;李如松的土沟翻船,讽刺如命运耳光;施琅的骑马疑云,连死因都成糊涂账。
他们能打崩千军万马,却防不住背后冷箭、小人构陷、荒唐意外。历史的无情,或许就在于它从不在意英雄该有的退场方式。
发布于:江西省配查查-a股怎么加杠杆-配资查股网-安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