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权独立营”“模范党支部”战旗背后的太行印记——
两面战旗讲述晋中左权抗战故事
铁流滚滚,战旗猎猎。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在阅兵式上,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承载着历史荣光,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而“左权独立营”“模范党支部”两面战旗与发生在左权县的抗战故事紧密相连,令电视屏幕前观看阅兵式的晋中人、左权人格外骄傲与自豪。
据了解,接受检阅的80面战旗,从全军各部队遴选确定,来自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涵盖陆、海、空军和武警部队,由团、营、连三级功勋荣誉单位代表组成。战旗方队在201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首次亮相,这是第二次成建制组成战旗方队参加阅兵。
展开剩余73%当看到“左权独立营”擎旗手举着战旗的镜头时,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左权县关工委副主任石湘涛抚摸着即将出版的《左权独立营寻旗魂》书稿激动不已,从左权县政协秘书长位置上荣退后,一直热衷历史文化研究的石湘涛便一头扎进抗战历史研究中,历时4年追寻“左权独立营”的足迹,探寻珍遗史实。谈起“左权独立营”与左权的抗战故事,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当年,辽县(今左权县)是敌后华北抗战中心,被晋冀鲁豫边区政府表彰的中心县、实验县,辽县独立营被誉为人民武装和八路军的标杆营、模范营。在抗日战争中肩负着重任使命,警戒辽县城敌人的动向,监视和(顺)辽(县)公路敌人动向,保卫八路军总部及机关单位,配合八路军主力行动作战,深入敌占区宣传抗日、瓦解伪军,搜集传递情报,保卫县委、县政府机关和根据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训练全县各区民兵,为八路军总部警卫团输送兵源。与根据地军民团结战斗,浴血奋战,战功赫赫。
1942年5月,日寇向根据地腹心的八路军总部实施“铁壁合围”,左权将军率部突围,壮烈牺牲在麻田附近十字岭上。1942年9月,八路军总部授予山西辽县子弟兵团“左权独立营”称号。从此这支以左权将军英名命名的英雄部队,扛起了传承将军精神和八路军军魂的大旗,愈战愈勇,威震敌胆,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解放战争时期,左权独立营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参加淮海战役,渡江作战,进军大西南。新中国成立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经历了震惊中外的上甘岭战役。
如今,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某集团军某旅“左权独立营”已经是集小型化、多能化、精干化、模块化等为一体,融合侦察、工兵、通信等多种作战力量的新型合成营。一代代官兵秉承先辈遗志,永葆忠诚本色,不断续写着“左权独立营”的光荣历史。
“模范党支部”战旗属于从长征中走来、在战火中诞生的红三连。上海雕塑院原党支部副书记、太行人民抗战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王欣介绍,三连前身是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一部,1927年11月14日,参加黄麻起义后,三连随大部队与敌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参加了双桥镇、苏家埠等著名战役战斗。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三连随红四方面军转战川陕根据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强渡大金川、三过雪山草地,于1936年10月与红一、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1935年7月,三连被红四方面军授予“支部是连队堡垒”荣誉称号。1941年11月,被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授予“模范党支部”战旗。
1942年5月25日,一营教导员王亚朴奉命带领红三连坚守辽县(今左权县)十字岭山头阵地,掩护总部突围。虽然阵地上不断遭到敌人炮火轰击,但是,红三连牢牢地坚守在阵地上,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胜利完成了连队掩护总部突围的任务。1944年左权县血战日寇红都炮台一战,三连战士们不怕牺牲、顽强抵抗,展现了能征善战、浴血奋战的战斗本色。
经过长期血与火的战斗洗礼,红三连党支部铸就了“组织无处不在、规矩无时不严、党员无人不硬”的鲜明特色。进入新时代,红三连被南京军区授予“党支部建设模范红三连”荣誉称号。红三连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石湘涛、王欣表示,“左权独立营”“模范党支部”两面战旗是左权红色土地的神圣荣光,是左权人民的无上骄傲,他们要把战旗背后的抗战故事一直讲下去,让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是责任和使命。
来源:晋中日报
责编:张雅璐
发布于:山西省配查查-a股怎么加杠杆-配资查股网-安全配资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